我为什么把普及公民急救培训当成自己的专业(
发布日期:2018-07-16 点击次数:次我为什么把普及公民急救培训当成自己的专业(三)
当今社会,人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但对健康、安全、生存等问题的要求越来越高。据科学预测,人的正常生命大概是120—150岁,但事实上,即便是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过百岁依然在民间被视为是生命的奇迹,意外伤害、疾病、精神创伤这些知道的、不知道的各种原因让我们的生命大打折扣。在我近30年的从医经历中,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各种因创伤、疾病死亡的病人很多情况下不是不能治,而是没有来得及治疗。很多的伤情、病情发作急、时间紧,120急救根本不可能在急救的黄金时间内到达现场,而现场又缺乏会急救的人员,更有甚者由于盲目的抢救、施治,而留下终身的遗憾。事实证明频繁发生的天灾、人祸和急病使得我们惊慌失措,突如其来的意外使得我们措手不及,人的生命就是在这样无序的关联中无情的消逝了,由此可见急救的重点在基层,基层的重点在农村;同时这也充分证实了急救的薄弱环节是院前急救,院前急救薄弱的核心是我们的民众不会急救,事实证明做为现场的第一目击者,他对伤者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人们在短暂的一生中浪费了很多的时间,但遗憾地是很多人没有抓住关键的救命的黄金时间4分钟。每一分钟的流逝都不是用金钱能衡量的。责任在谁?责任在我!做为以“为人民服务”为行业誓言的我们医务工作者,没能尽到服务社会、普及宣传的义务,没能把民众培训为会急救、能急救、敢急救的急救员是我无尽的遗憾,做为专业人员没有把深奥的医学知识转化为老百姓看的明白,能应用的科普知识和实际技能。究其原因是我们的观念没有改变,观念不变,原地打转。我们应该看到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已经大大提高和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人们的需求也由最初的满足温饱,逐渐转向对健康生活的渴望,人们在不断加大对自身健康投资的同时也对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提高和现行的医疗机构服务机制及EMSS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实院前急救不但是医院本身应尽的社会责任,更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一位有良知的公民应尽的义务。对社区民众进行急救知识的宣传、培训。这不但是医院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