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培训类别 > 名家讲堂 >

应急救护知识(57)——冻伤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发布日期:2018-07-16 点击次数:
 

应急救护知识(57)——冻伤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预防

冻疮本来是一种冬季常见病。根据冬病夏治的原理,在盛夏酷暑期间,不失时机地“冬病夏治”冻疮,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可达到根治的目的。

1.取樱桃20~30克,放入高梁酒中浸泡1~2周,然后以此酒擦冬天发生冻疮处,每天1~2次。

2.取红花、归尾、桂枝、干姜、薄荷各15克切碎,放进一个大玻璃瓶中,添加白酒500克浸泡,加盖密封,过10余天后即可使用。患者可于暑天中午,用药棉蘸取药洒适量,反复涂搽冬天发生冻疮的部位。一定要坚持搽洗10~20天。

3.把食醋适量放在锅中煮热,趁温擦冬天冻疮患处,每天2~3次,连擦7天。

4.用新鲜松枝煎水,擦洗冬天冻疮处,每天1次。

5.每天中午取茄子根与干红辣椒各适量煮水,趁热浸洗冬天冻疮患处,每天1次,连续1~10天。

6.夏天吃西瓜时,把瓜皮稍留厚些,用它轻轻揉擦冬天冻疮患处,每次3~5分种,每天1~2次,连擦5天。

预防冻伤措施

应急救护知识(57)——冻伤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应急救护知识(57)——冻伤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1、注意锻炼身体,提高皮肤对寒冷的适应力。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组织耐寒锻炼,例如组织部队爬山、滑雪,跑步等,坚持冷水洗手,洗脸,洗脚和擦浴(应从热天开始)。用冷水洗脸,洗手,洗后檫干并用手搓揉至局部发红为止。在洗手、洗脸时不要用含碱性太大的肥皂,以免刺激皮肤。洗后,可适当擦一些润肤脂、雪花膏、甘油等油质护肤品,以保护皮肤的润滑。

 应急救护知识(57)——冻伤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2、注意保暖,保护好易冻部位,如手足、耳朵等处,要注意戴好手套、穿厚袜、棉鞋等。鞋袜潮湿后,要及时更换。出门要戴耳罩,注意耳朵保暖。平时经常揉搓这些部位,以加强血液循环。  

 3、学习防冻知识,抓住防冻重点,例如容易发生冻伤的天气,主要是冷天和大风天,特别是气温骤变的天气;易冻部位,主要是身体暴露部位和肢端,如手、足、耳、鼻、颜面等;易发冻伤的时机,多在战士单独执勤、特别是在站岗放哨时往往站立不动,或执行紧急任务时的分队等。掌握好以上规律,采取相应措施,实践证明是可以减少或防止冻伤的发生。   

 4、患慢性病的人,如贫血、营养不良等,除积极治疗相应疾病外,要增加营养、保证机体足够的热量供应,增强抵抗力。不要穿潮湿、过小的鞋袜;不要长时间进化之不动;不要在无防冻下准备外出;不要赤手接触金属;不要在冻伤后用火烤、雪搓、冷水浸泡和捶打患部。

注意事项

1.对局部冻伤的急救目的是使冷结的体液恢复正常,禁止把患部直接泡入过热水中或用火烤患部,这样会使冻伤加重。

2.由于按摩能引起感染,最好也不要作按摩。

3.局部有水泡,不要弄破,待其自然消退。

4.禁用高温烘烤、热敷、冷水浴、用雪搓、捶打等方法,不要使用粘性辅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