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护知识(48)——你知道这些烧伤基本知识
发布日期:2018-07-16 点击次数:次应急救护知识(48)——你知道这些烧伤基本知识吗
(一)烧伤的定义:
烧伤是由物理和化学因素造成的体表和深部组织三维度量的损害,是致伤因素作用于体表所造成的皮肤、皮下以及更深层组织的损伤,习惯上多把火力造成的损伤称为烧伤,其他原因的高温的液体、气体和固体造成的损伤称为烫伤,如热水、热液、热气、热金属烫伤。近年又把长时间接触略高于体温的致伤因素的损伤称为低温性烧伤、烫伤或损伤。
(二)致伤原因
1.热力损伤
热力为最常见和最主要的致伤原因,包括火焰、烟雾、热水、热液和热的半流体、半固体、固体等各种有关的致伤因素。
(1)火焰:火焰除本身的致伤作用之外,还可能会有伴随的损伤和中毒。火焰的核心,即中心呈现黄色的部分,温度较低。火焰外周的温度较高,一般可达300℃~400℃;而火焰尖部的温度最高,可达700℃~800℃。若现场有易燃物品存在时,火焰在助燃下会燃烧得更旺,温度可以高达上千度。温度与火势有密切的关系,火势越大,温度越高。
(2)热水:水温50℃以上,持续接触便会发生烫伤。水温90℃以上,瞬间可发生烫伤。热水烫伤和火焰烧伤都是常见的烧伤。
2.化学烧伤
(1)酸:能使皮肤和深层组织的蛋白凝固,遇组织中的水能够产热,既能使组织损伤,又能使组织脱水。其损伤虽然比较严重,但所形成的硬痂能够防止酸的进一步入侵,因而一般不致引起更深部组织过多的损伤。
(2)碱:能够使皮肤和深层组织的脂肪皂化,并不断深入到深层组织,特别是脂肪组织,因而损伤较深且严重。上世纪90年代初,冬季的一个黄昏,某化工厂一名化碱工到碱液桶顶取样化验,因违规穿着塑料拖鞋,不慎跌入高2.5米、直径4米的碱液桶中。该工人挣扎着从桶中爬出并嘶声哭喊,呼叫声被现场的一位工人听到,立即对伤者施救,由于碱灼伤面积94%深II度合并呼吸道重度碱烧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3)苯和苯的衍生物:这类致伤物质多在损伤的基础上伴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中毒。
(4)黄磷(或白磷):由于燃点很低,在空气中能够自燃。既能损伤皮肤,又能引起火焰烧伤。伴随损伤会有经创面吸收,可引起中毒。
3.电烧伤:电烧伤是指电流作用于人体表面和深部组织造成的损伤。
(1)电接触烧伤:与电流直接接触,形成闭合电路所造成的损伤。一般在受损伤的皮肤上均应该有电流入口和出口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创面。电流通过身体组织,不仅会造成深部组织损伤,而且还会引发很多并发症,会危及生命,局部损伤严重会遗留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