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由于吞咽功能有所下降,在进食大块食物时,会因速度太快、咀嚼不全、吞咽过猛,造成食物卡在喉部误入气管。儿童气管异物除花生米、黄豆、玉米、硬币、纽扣等外,“果冻”类食品堵塞也屡见不鲜,且更难取出,故有“软木塞”之称。此时可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即对伤员的上腹部做快速向内上方挤压,利用肺下端的残留气体冲击异物。
呼吸道异物梗阻是一种极为紧急的状态,必须紧急处理,否则会因窒息而使呼吸停止。呼吸道分上呼吸道(由鼻、咽、喉组成)和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判断非常重要,异物的大小、光滑度、有无刺、钩则直接影响异物的取出。如有明显呛咳、呼吸急促、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多为上呼吸道梗阻。如呼吸相对平稳、咳嗽不明显、面部无明显的青紫,异物多位于下呼吸道。胸、腹X线透视,可明确金属异物的位置,但对于危重病人不宜做此检查。呼吸道异物自救不成功可应用支气管镜取出。
一、呼吸道异物的发生原因
呼吸道异物多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时,进食时谈笑,异物含在口内误入气管。是儿童意外死亡的常见原因 。
大量饮酒并醉酒的人,由于其意识不清,会厌软骨麻痹,此时如出现呕吐就很容易造成误吸,使呕吐物进入呼吸道,从而导致呼吸道异物。
气管异物有西瓜子、花生米、糖块、硬币、黄豆以及一些光滑的小玩具等。
人的假牙掉入呼吸道等原因也可造成呼吸道梗阻,由于异物完全堵塞气管后可引起窒息,超过4分钟便会危及生命,所以现场急救非常重要,患者能够得救也许就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气管的解剖图和气管异物常见的位置见。

呼吸道的解剖


气管异物常见位置
二、呼吸道异物的临床表现
1. 当进食或口含物品工作时,突然停止活动,出现哭闹、阵发性高声呛咳、阵发性喘鸣、面色紫绀、呼吸困难、继而窒息、神志不清和昏迷等时,应怀疑有呼吸道异物。
2.呼吸道异物的特殊表现:由于异物进入气管后,病人感到极度不适,常不由自主用手呈“V”字型紧贴在颈前喉部,面部表情苦不堪言。
3.呼吸道不完全梗阻:病人可以有咳嗽、喘气或咳嗽微弱无力,呼吸困难,当病人吸气时,可以听到气流冲击异物时所发出高调声音,同时皮肤、甲床,面色青紫发绀。
4.呼吸道完全梗阻:病人面色青紫,不能呼吸,不能咳嗽,不能说话,失去知觉,窒息,很快有生命危险。
三、急救方法
1.自救方法

咳嗽法

手拳冲击法
倾压椅背法
1)咳嗽法 异物仅造成不完全性呼吸道阻塞,患者尚能发音、说话、有呼吸或咳嗽时,应鼓励患者自行咳嗽和尽力呼吸。自主咳嗽产生的气流压力比人工咳嗽高4~8倍,用此方法排除呼吸道异物的效果较好。
(2)腹部手拳冲击法 患者一手拳置于自己上腹部,另一手紧握该拳,用力向内、向上作4~6次快速连续冲击。
(3)上腹部倾压椅背法
患者将上腹部迅速倾压于椅背、桌角上,然后做迅猛向前倾压的动作,以造成人工咳嗽,驱出呼吸道异物。
2.互救法
(1)拍背法
①患者取立位或坐位,急救者站在患者的侧后位,一手扶患者胸部,用另一手掌根在患者背部给予6~8次连续急促拍击。注意,患者头部保持在胸部水平或低于胸部水平,利用重力将异部驱出体外。
②海氏手法:是对病人冲击腹部及膈下软组织,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的下部,设法使病者形成一股气流,将异物驱出。

互救时海氏手法的要领

自救方法
海氏急救法抢救婴儿